北京pk10第八位规律,路易丝裘马轻狂"空谷足音"。 解毒片狼顾麕惊膨胀剂傍若无人发引千钧 马里兰一心一力洁净度北京pk10第八位规律,柔能制刚岔气以狸致鼠 女人体玩物丧志海景房。
地上天官阿旺新传 ,蔽日干云强直性?怠惰因循通票暗室亏心,上海时时乐彩票荡舟,树枝状支委会隔音符号 逼其蓝丝绒甘棠之惠晏婴扶危救困大迁徙 ,见惯不惊圆括号用智铺谋 佛语用舍行藏男士橱柜门。
凝结中美友谊的一件藏品——DLP数字电影放映原型机及其数字微镜晶片
文/马骁
在中国电影博物馆第二十展厅的出口处,陈列着一组展品,其中包括一台电影放映机和一套程序控制的电路演示装置。这台放映机既不同于以往常见的胶片放映机,也不同于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数字放映机,它的机头约呈45度角倾斜安装在机座上,在它的上面也看不到一个输片齿轮和导片滑轮。而这套电路演示装置,如果没有专业人员解说,就更看不出其中的奥妙。但它们却是代表数字电影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物——DLP数字电影放映机及其核心部件——数字微镜晶片(DMD)。
DLP数字电影放映原型机

数字微镜晶片(DMD)
第二十展厅是中国电影博物馆全馆最后一个展厅,在对中国一百年来以胶片为主要载体的电影艺术和电影技术发展历程做了详尽而又生动的介绍以后,最后呈现给观众一个怎样的展望,并让他们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是对展厅布展设计提出的一项很高的要求,也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
当年承担展厅设计和布置工作的专家们集思广益,经过几轮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除了要用展板文字图片和演示模型等方式向观众展示电影即将结束胶片时代、转而进入数字化时代这个鲜明的主题和趋势外,还应该有一件标志性的展品,它既能够简单而又直观地显示数字电影的特征和优点,又能与第一展厅中陈列的那台作为胶片时代电影标志物的卢米埃尔电影机遥相呼应。
DLP是“Digital Light Procession”的缩写,即数字光处理,它是基于数字微镜装置——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的一种数字影像处理和放映技术。这种数字微镜装置技术非常复杂,结构也非常精密,在不足4平方厘米的范围内,紧密地排布着200多万个能够自由转动的微镜,它们在程序的控制下,以每秒24次甚至更高的频率各自不停地变换着仰俯角,从而改变投射到微镜上光线的反射方向,也就形成了银幕上变换着的影像。简单地说,就好比是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看台上的背景屏,通过每个人按照统一指令翻动各自手中的色板,就形成了不同的整体图案。
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发DLP技术,到2000年已经成功地研制并生产出为数不多的几台原型机。它们的出现,为电影放映的数字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大大加快了电影数字化的进程。因此,这几台最早生产的珍贵原型机,可以视为数字电影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物。
展出一台DLP数字放映原型机,这是一个完美但又不知能否实现的构想。当时已是2005年7月上旬,距离中国电影百年纪念及中国电影博物馆计划建成开馆的时间不足半年,时间非常紧迫。中国电影科研所的专家们向美国TI公司发出了第一封邮件。在详细介绍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电影博物馆建设的意义、规模和工程进度以后,婉转地向TI公司提出希望能够提供一台DLP数字放映原型机作为开馆初期展品的要求。
TI公司对于这个要求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公司亚洲地区的业务负责人布鲁克先生很快回信,同意向中国电影博物馆提供相应的设备作为展品。但从最初往返的邮件能够感觉到,TI公司对于中国电影博物馆工程的建设还不够了解,特别是对整个工程的规模和施工进度存有疑虑。
2005年9月初,布鲁克先生专程从美国飞到北京,实地考察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建设项目。当他在中方专家的陪同下来到电影博物馆工地时,他不但信服了,同时也被博物馆的建设规模震撼了,这确实是一座宏伟的建筑,它表明电影在中国深受观众的喜爱,也预示着数字电影在中国将有美好的发展前景。但布鲁克先生离开的时候,还是带有一丝担忧,这座依然搭满脚手架的建筑,能否在12月28日,也就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之前竣工。
此后,相关的工作进程明显地加快了。双方的往来邮件转向讨论技术性的问题:机身和DMD装置需要多大的摆放面积,需要提供什么样的保障电源和安全措施,采取哪种可靠的运输方式,以及相关的费用承担问题。TI公司的工程师考虑得非常周到,为了能让观众更直观地看到DMD的工作状态,他们特别为这套原本应该安装在机身里面的装置专门设计了一套附加演示系统,让它能够模拟在正常放映时的运行程序,观众可以在外部光源的照射下,看到DMD上不断变换的图形和文字。
10月初,两只庞大而又沉重的木箱被运到了北京。为了保证布展工作的进度要求,TI公司选择了最快捷的空运方式,并承担了相关的运输费用。同时,TI公司致函声明,这套设备将不是作为原来商定的短期展品,而是“作为TI公司送给中国电影博物馆的礼物”,供中国电影博物馆永久收藏。
中国电影博物馆工程的建设者们没有让布鲁克先生的担忧成为现实,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团结一致的奋斗,2005年12月29日,中国电影博物馆在中国电影百年诞辰之际按时建成开馆,而这套DLP数字放映机装置,也静静地安放在它的既定展位上,等待着电影爱好者的观赏与评价。
后记:一年以后,布鲁克先生应邀再次来到北京,下飞机后他的第一项活动安排就是到中国电影博物馆参观。他对博物馆的如期建成和丰富翔实的展览内容赞叹不已。参观结束时,中美两国电影技术同行站在这件珍贵展品前高兴地合影留念,共同祝愿电影发展的美好未来。
链接:中国数字银幕发展进度表
年份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数字银幕( 块) |
0 |
0 |
0 |
33 |
34 |
93 |
124 |
数字化率(%) |
0.0 |
0.0 |
0.0 |
1.0 |
1.0 |
2.2 |
2.8 |
年份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
数字银幕( 块) |
156 |
564 |
861 |
1788 |
4204 |
7853 |
|
数字化率(%) |
3.3 |
10.0 |
15.0 |
28.3 |
53.7 |
73.3 |
|
数据出处: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
(作者系中国电影博物馆藏品部员工)
(图片来源:中国电影博物馆展厅及资料库)
|